未来,片区将继续以制度创新为引领,深入贯彻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,大胆试、大胆闯、自主改,努力形成更多创新性强、实践效果好、市场主体评价高的创新成果,为高水平开放破题,为高质量发展赋能。
为充分发挥连云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优势,完善国际班列运输服务模式,连云港自贸片区积极探索国际班列“铁空联运”新模式,通过创新设计联运方案,货物可以在连云港国际班列发出,经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换装土耳其航空飞机飞往伊斯坦布尔,进而抵达全球目的地,为客户提供兼具性价比和时效性的物流新选择,同时也为片区培育跨境电商、邮包运输等新业务以及完善班列运输产品结构起到推动作用。
针对中亚过境化肥国际周转时间长、港口作业污染大、货物中转货损问题,连云港自贸片区积极探索中亚钾肥过境“集改散”直装新模式,中亚过境钾肥搭乘国际班列运抵霍尔果斯口岸后,在海关监管系统办理过境转关申报,班列在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卸火车后直接分流至连云港码头“过境集装箱专用监管区”,全程无纸化办理出口核放,装船工艺采用“集装箱翻转”新工艺,将过境钾肥直装入散货船。“集改散”直装新模式实现了中亚钾肥国际中转运输“零等待”“零污染”“零货损”。
该创新模式既有效避免货物损耗和品质变化,减少矿产品粉尘对环境的污染,又有效提高货物通关效率。
为解决进口矿产品散装转运环节货损、货差和环境污染问题,连云港自贸片区立足口岸实际,创新进口矿产品“散改集”作业模式,允许进口矿产品卸船环节将货物装入集装箱存放,海关放行后直接提离。
为避免国际铁路运输较长的中转等待时间,提供多元化选择,连云港自贸片区通过开辟货物公铁联运通道、完善保障措施、全流程监管等举措,全省首发“中吉乌”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。
截至目前,连云港自贸片区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超200项,其中50项在全省复制推广。
目前,该运班列周班模式基本上做到随到随走,缩短了以往铁路班列需凑整发运的漫长等待期;同时该班列线路在里程上较传统线天以上。
针对铁路集装箱运输汽车运载能力低,成本高等问题,连云港自贸片区联合中铁特货开辟过境整车海铁联运笼车(中铁特货笼式专用运输列车)班列,通过创新车辆运输模式,优化海关监管流程,大幅提高装卸效率,降低企业物流成本,有力助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高质量发展。